您好,歡迎訪問吉林梅河大米有限公司
免費咨詢熱線
0435-47871113月25日,梅河口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舉辦高端大米科技講座,邀請北方優質米水稻專家、我國水稻“三早旱育超稀植”技術研究創始人、國家級研究員許哲鶴授課,為梅河大米提檔升級“把脈”獻智。
年初以來,梅河口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抓住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“中國皇糧御米之鄉”的契機,充分利用信息、智力資源,啟動了打造吉林梅河大米優質品牌系列行動,精心謀劃品牌建設有效措施。這次聘請國家級水稻栽培技術專家授課,就是該局實施梅河大米品牌戰略的具體實踐。
年過八旬的許哲鶴,1958年畢業于延邊農學院,參加工作后在通化市農科院從事水稻栽培技術研究,先后發表“水稻抗冷性能研究報告”“水稻冷害診斷技術的研究”“低溫年水稻栽培技術”等十幾篇論文。首次提出“水稻三早栽培研究報告”,1975年,省政府把“水稻三早栽培”正式列入攻關課題。1978年,在全國科學大會上,“三早超稀植”技術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。
此后,許哲鶴又獲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和榮譽,為我國北方水稻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。由于科研成果豐碩,1993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,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。
在授課中,許哲鶴就梅河口市地域土壤氣候優勢、優質大米標準及栽培技術、我國農業“四化”發展方向等多個課題,運用親手繪制的圖表,進行了深入淺出、生動形象的講解。
記者看到,來自天成米業、曙光農業生產合作社等企業的代表認真傾聽、認真做筆記,許多學員把老師制作的圖表拍攝下來,留作生產中參考。來自梅河口市的大米企業、農民專業合作社、水稻種植大戶和柳河縣部分企業代表聆聽了授課。聽課后,大家都認為許老師的授課精彩生動,指導性、實用性強,受益匪淺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0 吉林梅河大米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吉ICP備20003615號 技術支持:小草網絡